2008/12/22

关于平等(四)

1、俺说要“缩小人与人的差异” 并非要彻底消除人个体之间的差异。人全都跟造币厂里出来的硬币一样互相雷同,这个社会一定是毫无生机的死水一潭。一个音乐家和一个医生可能有很大的差别,如何衡量他们的劳动所创造的价值?这里面有一个不同质的劳动在交换时的价值汇率问题。当社会中人的素质在总体上差异有实质性的差异时,这个汇率就可以被一部分人控制,从而形成不公平的交换。相反,劳动的交换就可能更加如实地反映合理的价值。

举一个例子,清洁工是一个公认的低工资的工作。为什么?因为劳动简单,而能胜任的人也多。如果大家都受到良好的教育,那么必须依靠从事这种简单劳动为生的人就减少了。这个时候,清洁工职位的供需局面就会发生变化,工资就会自然而然地提高。当然,或许未来人类将完全用机器人来从事这类简单劳动,这就从根本上消灭了给清洁工低工资的理由。

这就是为什么我说教育不仅仅是人类的未来,而且是平等的催化剂的原因。


2、平均主义的低效性也是有前提的。

我举一个例子,几个人一起创业。某甲的贡献最大,是否理应某甲获得最丰厚的回报呢?应该,但是某甲却如此考虑问题:如果来个平均主义,给相对贡献小一点的人一些物质刺激,可以保证整个团队的稳定,从而创造更高的效益。相反,如果某甲理所当然地拿走了“大头” ,其余的兄弟一气之下散伙走人,某甲连自己的利益都可能不保。

这个平均主义要WORK,前提还是大家差别不太大。如果乙、丙、丁只是某甲可以轻易找到替换的帮手,根本影响不到大局,某甲根本不可能考虑上述选项。但如果他们各自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,某甲的选择就有了合理性。

所以人在总体上的素质差异缩小了,平均主义确实是有经济学意义的。因为过度的不公必然造成激烈的、破坏性的矛盾。从某种意义上讲,正是受过较好教育,收入较高的白领中产阶级拯救了资本主义。如果还延续过去原始积累时对工人的剥削,资本主义早就垮了。

没有评论: